《自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岂独年相迫,兼为病所侵。
春来痰气动,老去嗽声深。
眼暗犹操笔,头斑未挂簪。
因循过日月,真是俗人心。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老疾病的感慨和忧虑。
诗意分析:
诗的开篇,作者表明年岁的推移不仅使他感到年老,还被疾病所侵扰。第二句描绘了春天来临时,他的身体受寒冷潮湿的气候影响,出现了痰气的问题;而年老后,他的咳嗽声音更加沉重,显示出身体的衰弱和老化。第三句中,作者提到自己的视力变暗了,但仍然能够握着笔写作,表现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生活过于平凡、墨守成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年老和疾病的感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作者传递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普遍的人生体验,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自己的生命境遇。整首诗以简单朴素的语言和自然的形象,突出了作者对自身境况的真实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触觉。
“头斑未挂簪”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自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óu bān wèi guà z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