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无故为谁开赏析

每年无故为谁开朗读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玉泉寺南三里的涧底,有许多盛开的鲜红色踯躅花,花朵繁艳而与众不同,常常令人感到惋惜。我写下这首题诗,以示对来此游览之人的友好。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玉泉寺南涧的踯躅花为主题。踯躅花是一种盛开在春季的花卉,花朵颜色鲜红艳丽,繁花似火,与常见的花丛不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特别美丽的花朵的感叹和遗憾,每年花开时他都会来这里欣赏,但却不知道花朵为谁而开放。诗人愿意付出辛苦,走三里的路程来到这里,与花朵共饮两杯,但他并不会带着歌舞和乐器,因为他不愿将这美丽的景色变为喧嚣的场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独特之美的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踯躅花的赞美和自然之美的珍惜。诗人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玉泉寺南涧的美景之中。踯躅花的红色和繁盛的姿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们不禁感叹它与众不同的美丽。诗人通过"不似花丛似火堆"的形象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踯躅花的鲜艳之处。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美丽景色的珍惜之情。他每年都会来此地欣赏踯躅花的盛开,但却对这些花朵为何而开放感到疑惑和遗憾。诗人愿意付出辛苦,走三里的路程来到这里,与花朵共饮两杯,这显示了他对这美景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诗人还强调了对自然美景的保持纯净的态度。他不愿将这美丽的景色变为喧嚣的场所,不愿在此处带来歌舞和乐器。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原始美的尊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