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细枝末节随缘尽,衰老形体更加微。天空中斗闲僧尚在嬉闹,相比之下瘦弱的鹤仍然肥胖。年老之时,我宽松地穿袜子,寒冷的天气里,我穿着厚厚的棉衣。马儿从地上吃草展现它的活力,鸡儿在笼子里自由地啄食并飞翔。只要天和在,不让外物违背本性。关于我余下的事情,君莫再问,到底是什么,又何必分个明白。
诗意:
《自咏》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对生活的随遇而安、淡泊宁静的态度。诗人以自我咏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老去的身体和生活琐事,但仍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他以一种从容自在的姿态看待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的宽容和接纳。
赏析:
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渐渐老去的身体和生活琐事。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述,他传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和对命运的随缘态度。诗中的斗闲僧和瘦弱的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诗人自己的微弱形体。同时,诗中还出现了马和鸡的形象,马儿在自由地吃草展示着生命的活力,鸡儿在笼子里自由地啄食并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活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和自然的信任,他相信只要天和在,不让外物违背本性,便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真实。最后两句的语气明显变得不确定,诗人说自己余下的事情不值得问和分辨,可能是表示对生活中琐事的不重视,或者是暗示人生的终极问题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因此不值得深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豁达、淡泊的心态,与唐代诗风清新明快的特点相契合。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种从容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命运的接纳和崇尚,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何是复何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自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shì fù hé fē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