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诗人送别一位僧人的情景。诗人认为外出旅行的人总有自己的目的和事务,而僧人却是出于闲逸的心情而离去。诗人称僧人为"师",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敬意。僧人离去时,带着金色的腰带(金策),以示他远行的身份。他寻找禅室,寄居在石楼之中,追求宁静和超脱。山深处松林幽静,凉爽宜人,湖泊澄澈宁静,菊花盛开在秋天。几处山壁上题刻着僧人的佛教经文,袈裟在瀑布边沾湿,表现出僧人离去后的景象。
赏析:
《送僧》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和对禅宗修行生活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山林幽静、湖泊清澈、菊花盛开的景象,展示了僧人所追求的宁静和超脱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离去后的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境界的赞美。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的思想倾向。
“袈裟溅瀑流”出自唐代朱庆馀的《送僧》,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 shā jiàn bào li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