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战后感事》是唐代雍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
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蜀中战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山川的峻险和水流的回旋,表达了蜀地的艰难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的描述,意味着蜀地的文化繁荣和交通畅通。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描绘了文人士子离开家乡,远赴他乡为国家效力的情景,以及忠臣们奋勇驱赶敌人、保家卫国的形象。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形容了杰出的人物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然而,诗篇中也透露出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表达了作者对战后所暴露出的祸患的震惊和惋惜。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描绘了外族侵略者的威胁和对蜀地的侵占。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血腥和愤怒,以及烽火留下的废墟和忧伤。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暗示了战后的困境和无法再利用酒来祛除灾难的无奈。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表达了岁月的积累所带来的怨愤和杜宇在春天哀鸣的形象。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表达了作者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无法回到家乡,对家园的忧虑和留恋之情。
赏析:
《蜀中战后感事》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对英雄忠臣的赞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以及婉约的语言风格,使整首诗词充满力量和情感。
诗中的山川、水流等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相互结合,蜀中战后感事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
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译文:
在蜀地,有一条充满英灵的道路,山高又峻峭,水流又回旋。
文学才子荟萃,道路繁忙热闹。
词人在题桥上离去,忠臣叱责敌人驱逐而来。
杰出的人物在危险中崛起,英勇地比拟着浩荡的浪潮。
我们曾以为没有妖魔的土地,却不知道祸患已经孕育。
番族的兵士在依濮柳边驻扎,蛮旗指向江梅。
战后悲伤遇见了鲜血,烧尽的遗憾现在只能看到灰烬。
空留下犀牛艰难地生存,无法再用酒来消除灾难。
岁月累积了苌弘的怨愤,春天深了杜宇的哀鸣。
因家道贫困而迁徙未能成功,忧愁涌上望乡的台阶。
诗意和赏析:
《蜀中战后感事》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战乱后的蜀地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蜀地的地理环境,如险峻的山岭和回旋的水流,展现了蜀地的困难和复杂。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的描述表明蜀地文化繁荣,道路繁忙,充满生机。
诗中的词客离开家乡,忠臣奋勇驱敌,描绘了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和忠臣的英勇形象。卧龙与浩荡的浪潮相比,跃马与飞扬的尘埃相较,展现了杰出人物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然而,诗篇中也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诗中提到了祸胎的存在,揭示了战后所暴露出的祸患。番族兵士占据蜀地,战后的悲伤和血腥仍然存在,烧尽的遗憾只剩下灰烬。
诗中的犀牛象征着坚韧生存,无法再用酒来祛除灾难,暗示了战后的困境和无奈。
岁月的积累带来了苌弘的怨愤,春天的深沉中杜
“蜀道英灵地”出自唐代雍陶的《蜀中战后感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ǔ dào yīng líng d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