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的中文译文如下: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
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窠。
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
禅心如可学,不藉鲁阳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晨从竹林小径走到龙兴寺崇隐上人院的情景。佛寺通南径,意味着佛寺通向南面,往佛寺的方向走过一条小径。僧堂倚北坡,意味着僧人的院落靠着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描述了葡萄藤的阴影弥漫在晚竹上,地上的青苔湿滑,向上仰望则是晴朗的莎草。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诗人回忆起春天离别时的情景,闲来时雨后拜访。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这两句表达了当作者走过一条曲折的小径时,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感觉水流很遥远。而林间缺口则显露出很多山峰。
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诗人表达了自己有结交高人之心,但却要先面对十地魔的考验。
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窠,表达了朝圣的路上会遇到危险,有的地方可能藏着毒龙,而灵鹤则没有定居的地方。
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诗人把自己比作漂流的浮萍,失去了乡园的薜萝。
禅心如可学,不藉鲁阳戈,表达出诗人对禅修之心的向往,不愿借用兵器鲁阳戈的暴力之道。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禅修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还包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启迪。
“不藉鲁阳戈”出自唐代许浑的《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jí lǔ yáng gē,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