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
宓妃之袜曾闻,
穿越水渠,欲生尘。
可借用常娥所留著,
明净秋夜踏月轮。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诗中描绘了一幅在清秋夜晚,踏月而行的美丽景象。
首句以简洁的词语"袜"开篇,立即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接着,作者提到了宓妃的袜子,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神秘和美妙的氛围。第二句描述了一个人穿越水渠的场景,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超脱尘俗的情感。
第三句"好借常娥著"中,常娥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常娥离开人间后留下了她的衣物,被人借用来形容宓妃的袜子非常合适。这里也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最后一句"清秋踏月轮"中,清秋是指秋天的晴朗和清凉,而踏月轮则意味着在秋夜中漫步。整句表达了作者在清秋夜晚踏月而行的美好场景。诗意深虑,引人遐思。
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象,同时又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这首诗,人们不禁产生一种想要踏月而行的愿望,追寻心中的宁静与纯净。
“好借常娥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ǎo jiè cháng é zhe,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