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又见《孙逖集》,题作咏楼前海石榴)》是李商隐唐朝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作者在野外竹园南边与椒坞相邻的地方,感叹着椒坞传来的微香,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无奈。作者将自己的悲伤与节约精神联系在一起。他说已经和寒雁(指冬天飞行南下的候鸟)一样,都已经悲伤地断送了自己的欲望,忍受着心灵的空虚,就像暮蝉一样。他细心地琢磨着自己独自一人前来的小道路,清茶是唯一的相伴。他意味深长地说,省也是满怀希望的。他指出,紫云新苑移花果然难栽,更不敢在寒冷的玉帝(指皇帝)之宴上种植霜树。
诗意上,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自己所属的竹园南边的地方的景象,以及他对珍贵的经历的简短忆想。诗中透露出作者自己对时间的珍惜,对欲望的节制以及对人生无奈的思考。作者借助野菊来象征他自己的心境,表现出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李商隐运用了独自一人的行走、清茶的饮用等细节,通过这些细微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表达了对现实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寒雁和暮蝉与作者自己的心情作了巧妙的联系,起到了增强诗意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中文译文:
苦竹园南椒坞边,
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
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
不敢霜栽近御筵。
“已悲节物同寒雁”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野菊(又见《孙逖集》,题作咏楼前海石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bēi jié wù tóng hán y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