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辩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李贺如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会考中,所以和他争名的人就攻击这件事情,说:“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才是对的,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没有仔细想,就异口同声,跟着附和。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和李贺将要蒙受坏名声。”我说:“是这样的”。
《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
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春秋》也不讥讽不避讳人名声音相近的字。周康王钊的孙子,实际上就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参那样,就能不被人指责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是到顶点了。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却一定要超过曾参、周公、孔子,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不可能超过的。在避讳上超过了周公、孔子、曾参,就只能和宦官、宫妾一样了。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
注释
1.李贺(790—816),字长吉,唐河南昌谷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他是唐宗室的远亲,郑王(李亮)之后,家世早已没落。其父李晋肃官职低微,早死。他少能文,为韩愈、皇甫湜等所激赏。但他终生郁郁不得志,只做过奉礼郎和协律郎等小官。相传他经常背着锦囊骑驴外出,途中得佳句,即书投囊中,及暮归,整理成篇。其诗想象丰富,炼词琢句,险峭幽诡,但因过于矜奇,有时流于晦涩;尤长于乐府,能合之弦管。卒年仅27岁。有诗二百三十三首。进士:唐制,士人应礼部考试,考中的叫进士。
2.毁:毁谤,攻击。
3.察:仔细看。和而倡之:此唱彼和,结成一气。
4.皇甫湜:字持正。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曾从韩愈学古文。明白:说清楚,辩明是非。且:将要。得罪:蒙受坏名声。
5.律:这里指《礼记》。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可以不避讳其中的一个字;即下文所说的“二名律”。
6.释之者:指《礼记》的注释者汉朝人郑玄。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指郑玄对“二名不偏讳”的注释,即“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言徵,言徵不言在”孔子不讳单称。
7.不讳嫌名:谓臣子避讳君父的名讳时,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郑玄在注释《礼记》“礼不讳嫌名”时说:“嫌名,谓声音相近,若禹与雨,邱与丘也。”即下文所说的“嫌名律”。
8.“为……乎?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吗?还是……吗?”的反诘句。
9.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10.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政治家,相传周朝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1.周公作诗不讳:其父文王名昌,其兄武王名发,周公作诗不讳“昌”字、“发”字,《诗经》周颂就首“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终三十里”等句。
12.《春秋》不讥不讳嫌名:《春秋》不讥讽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如卫桓公名完,“完”与“桓”同音,属于嫌名,《春秋》不讥。
13.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周康王,姓姬,名钊;其子周昭王,名瑕;“昭”和“钊”同音,周人不讳;原文“孙”应作“子”。
14.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曾参,即曾子,春秋时鲁人,孔子的学生,对父亲极为孝顺;其父名点,字晳,也是孔子的学生;《论语》记述曾子的话:“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和“晳”同音,曾子不讳;原文“名”应作“字”。
15.骐期:春秋时楚国人。杜度:汉朝人。这两个人的姓和名同音,如避讳同音字,连他们的姓也不能说了。
16.“将……乎?将不……者乎?”: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呢?还是不……的呢?”
17.汉武帝:姓刘,名彻,当时为避武帝讳,把“彻侯”改为“通侯”等。
18.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临朝称制,当时为避吕后讳,称“雉”为“野鸡”。
19.浒、势、秉、机:唐太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昞,玄宗名隆基,“浒”、“势”、“秉”、“机”四个字分别同“虎”、“世”、“昞”、“基”四个字同音。
20.乃:竟。谕:唐代宗名豫,“谕”、“豫”二字同音。
21.士君子:古时候指有志操和学问的人。法守:效法和遵守。
22.考:考察。质:询问,对照。稽:考核,考查。典:文献典籍。
23.讥:指责,非难。
24.止:到顶。
25.务:致力。不务行曾参……之行:前一个“行”系动词,实行,学习;后一个“行”系名词,品行,品德。
26.卒:终于,到底。
讳辩赏析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这叫做避讳。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韩愈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作者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諱辯翻譯及注釋
翻譯
我寫信給李賀,勸他參加進士科的考試。李賀如去參加進士科考試就會考中,所以和他爭名的人就攻擊這件事情,說:“李賀父親名晉肅,李賀不參加進士科的考試才是對的,勸他考進士的人是不對的。”聽到這種議論的人沒有仔細想,就異口同聲,跟著附和。皇甫湜對我說:“如果不把這件事說清楚,你和李賀將要蒙受壞名聲。”我說:“是這樣的”。
《禮記》上的規定說:“名字的兩個字不必都避諱。”解釋的人說:“孔子的母親名‘征在’,這是說如果說‘征’就不說‘在’,說到‘在’就不說‘征’。”《禮記》上的規定又說:“不避諱聲音相近的字。”解釋的人說:“說的是像‘禹’和‘雨’、‘丘’和‘’之類的字就是這樣。”現在李賀的父親名晉肅,李賀去參加進士科的考試,是違犯了名字的兩個字不必都避諱的規定呢?還是違犯了聲音相近的字不避諱的規定呢?父親的名字叫晉肅,兒子就不能參加進士科的考試,假如父親名“仁”,兒子就不能做人嗎?
避諱這個規定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製定禮法製度來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嗎?周公作詩不避諱,孔子對人名的兩個字也不都避諱,《春秋》也不譏諷不避諱人名聲音相近的字。周康王釗的孫子,實際上就是昭王。曾參的父親名晳,曾參不避諱“昔”字。周朝時有個人叫騏期,漢朝時有個人叫杜度,他們的兒子應怎樣避諱?是為了避諱和名字聲音相近的字,就連他們的姓也避諱了呢,還是不避諱和名字聲音相近的字呢?漢朝避諱武帝的名,把“徹”改為“通”,但沒有聽說為避諱把車轍的“轍”改作別的字。避諱呂後的名,把“雉”叫做“野雞”,可沒有聽說為避諱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別的字。現在上奏章和下詔諭,沒有聽說避諱“滸”、“勢”、“秉”和“饑”字。隻有宦官宮妾才不敢說“諭”字和“機”字,認為說了就是觸犯皇上。君子著書做事,應該遵守什麽禮法呢?現在考察經典,查對規定,考核前代避諱的規定,李賀參加進士科的考試,是可以呢?還是不可以呢?
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參那樣,就能不被人指責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樣,也可以說是到頂點了。現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學習曾參、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諱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卻一定要超過曾參、周公、孔子,這也可以看出他們是糊塗的。周公、孔子、曾參,畢竟是不可能超過的。在避諱上超過了周公、孔子、曾參,就隻能和宦官、宮妾一樣了。那麽這些宦官、宮妾對父母的孝順,能比周公、孔子、曾參還好嗎?
注釋
1.李賀(790—816),字長吉,唐河南昌穀人。中唐時期重要詩人。他是唐宗室的遠親,鄭王(李亮)之後,家世早已沒落。其父李晉肅官職低微,早死。他少能文,為韓愈、皇甫湜等所激賞。但他終生鬱鬱不得誌,隻做過奉禮郎和協律郎等小官。相傳他經常背著錦囊騎驢外出,途中得佳句,即書投囊中,及暮歸,整理成篇。其詩想象豐富,煉詞琢句,險峭幽詭,但因過於矜奇,有時流於晦澀;尤長於樂府,能合之弦管。卒年僅27歲。有詩二百三十三首。進士:唐製,士人應禮部考試,考中的叫進士。
2.毀:毀謗,攻擊。
3.察:仔細看。和而倡之:此唱彼和,結成一氣。
4.皇甫湜:字持正。唐憲宗元和年間進士,曾從韓愈學古文。明白:說清楚,辯明是非。且:將要。得罪:蒙受壞名聲。
5.律:這裏指《禮記》。二名不偏諱:兩個字的名字可以不避諱其中的一個字;即下文所說的“二名律”。
6.釋之者:指《禮記》的注釋者漢朝人鄭玄。言“徵”不稱“在”,言“在”不稱“徵”:指鄭玄對“二名不偏諱”的注釋,即“謂二名不一一諱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言徵,言徵不言在”孔子不諱單稱。
7.不諱嫌名:謂臣子避諱君父的名諱時,不避諱聲音相近的字。鄭玄在注釋《禮記》“禮不諱嫌名”時說:“嫌名,謂聲音相近,若禹與雨,邱與丘也。”即下文所說的“嫌名律”。
8.“為……乎?為……乎?”: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是……嗎?還是……嗎?”的反詰句。
9.夫:用在句首,表示闡發議論的語氣。
10.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政治家,相傳周朝的典章製度都是他製定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11.周公作詩不諱:其父文王名昌,其兄武王名發,周公作詩不諱“昌”字、“發”字,《詩經》周頌就首“燕及皇天,克昌厥後”,“駿發爾私,終三十裏”等句。
12.《春秋》不譏不諱嫌名:《春秋》不譏諷不避諱聲音相近的字;如衛桓公名完,“完”與“桓”同音,屬於嫌名,《春秋》不譏。
13.康王釗之孫,實為昭王:周康王,姓姬,名釗;其子周昭王,名瑕;“昭”和“釗”同音,周人不諱;原文“孫”應作“子”。
14.曾參之父名晳,曾子不諱“昔”:曾參,即曾子,春秋時魯人,孔子的學生,對父親極為孝順;其父名點,字晳,也是孔子的學生;《論語》記述曾子的話:“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昔”和“晳”同音,曾子不諱;原文“名”應作“字”。
15.騏期:春秋時楚國人。杜度:漢朝人。這兩個人的姓和名同音,如避諱同音字,連他們的姓也不能說了。
16.“將……乎?將不……者乎?”:表示選擇關係的疑問句,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還是……呢?還是不……的呢?”
17.漢武帝:姓劉,名徹,當時為避武帝諱,把“徹侯”改為“通侯”等。
18.呂後:名雉,漢高祖劉邦的皇後,曾臨朝稱製,當時為避呂後諱,稱“雉”為“野雞”。
19.滸、勢、秉、機:唐太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昞,玄宗名隆基,“滸”、“勢”、“秉”、“機”四個字分別同“虎”、“世”、“昞”、“基”四個字同音。
20.乃:竟。諭:唐代宗名豫,“諭”、“豫”二字同音。
21.士君子:古時候指有誌操和學問的人。法守:效法和遵守。
22.考:考察。質:詢問,對照。稽:考核,考查。典:文獻典籍。
23.譏:指責,非難。
24.止:到頂。
25.務:致力。不務行曾參……之行:前一個“行”係動詞,實行,學習;後一個“行”係名詞,品行,品德。
26.卒:終於,到底。
諱辯賞析
封建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諡號等,不能直接寫出或說出,必須用其他字來代替,如漢高祖名邦,改“邦”為“國”;唐太宗名世民,改“世”為“代”,改“民”為“人”,尚書六部中的“民部”,則改為“戶部”,等等。刻印古書時,也要把當世應諱的字改掉或缺筆。這叫做避諱。避諱的要求很嚴格,違犯者會招致非議,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才氣橫溢,少年成名,但因為他的父親名晉肅,在他準備參加進士科考試時就遭到了非議(晉、進同音),終於不能如當時其他讀書人那樣取得功名。韓愈曾鼓勵李賀應進士試,也被人指責。麵對這種陳腐的時尚,韓愈十分憤慨,《諱辯》就是為這件事而寫的。韓愈不敢反對避諱,他隻能巧妙地引用經典和法律依據,找出矛盾,從而反對將避諱搞得過濫。文章層層設問,一波三折,語言辛辣,說理痛快。全文沒有一句從正麵說出作者的主張,讀者卻可從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結論。
“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出自唐代韩愈的《讳辩》,诗句共10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n yú zhōu gōng kǒng zǐ zēng shēn zhě xié,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