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逃户》是唐代薛能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逃离家乡的贫苦农民的悲凉景象。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苦农民生活的关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几代辛苦务农耕,
不料遭逢年凶竟失乡。
木门腐败生湿菌,
破屋倾斜受日光。
雨水暴涨淹残旧磨,
葵花高耸压倒墙。
明天好景怎会如此,
应该自觉为社稷负云云。
诗词通过描绘贫苦农民逃离家乡后的悲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穷苦农民生活的关切。诗中所描绘的农户家无门把手,墙壁倾斜且腐朽,屋顶生满了湿菌,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倾斜,墙壁被高耸的葵花压倒。种种景象表明了农民家庭所遭遇的困境和贫穷。诗词最后呼吁明主应该自觉为苍生承担起责任。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社会不公和贫苦农民所面临的困境,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使读者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承受的苦难。诗中所呼吁的明主自负苍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公平和富裕的期望。这首诗词虽然短小,却传达出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
“明时岂致此”出自唐代薛能的《题逃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shí qǐ zhì cǐ,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