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人归旧岩》是唐代方干的一首诗。诗人描述了一个山中道士返回他曾经修行的旧岩的情景。
诗人说,旧岩终于到了归期,早就在岩下有人等待着他的归来。诗人看到了他从婴儿变成了老人,他曾经种植的松柏也长出了枯枝。尽管前山的地势较低,东海也比他初次离开时更加浅,但是他依旧选择了回到这个地方。诗人认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姓丁的道士就像仙鹤一样,永远守护着这片山岳。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士返璞归真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道士的归来,赞美了他坚守初心的品质。诗中的旧岩,松柏,山川和东海等元素都与自然有关,展示了道士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比诗人描绘了古今相比道士的坚守和永恒不变的品质,以及大自然的永恒不变和回归之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道士返璞归真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道士的归来,赞美了他坚守初心的品质。诗中的旧岩,松柏,山川和东海等元素都与自然有关,展示了道士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比,诗人描绘了古今相比道士的坚守和永恒不变的品质,以及大自然的永恒不变和回归之美。
赏析:
《送道人归旧岩》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道士归来的景象,通过这幅景象表达了对道士坚守初心和返璞归真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比修道人的成长和大自然的永恒,展示了道士的精神力量和坚毅不拔的品质。诗中的山岩、松柏和海洋等自然元素,更增添了诗意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整首诗以轻松明快之言脱颖而出,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诗表达了对于道士返璞归真的赞美之情,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岩下有人应识师”出自唐代方干的《送道人归旧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xià yǒu rén yīng shí sh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