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王礼乐优赏析

裴王礼乐优朗读

中文译文:
给礼部的郑员外寄语
栾郄门风大,裴王礼乐优。
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夜间的炉香细,晴天编织的疏草稠。
近来听说潘散骑,三十二悲秋。

诗意:
这首诗是罗隐致函给礼部的郑员外,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关切之情。诗中通过夸奖郑员外的优秀品质、聪明才智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同时也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生活中的困惑之感进行了表达。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对郑员外的赞美,并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受。首先,诗人描述了栾郄门那里的风很大,但是裴王那里的礼乐非常优美。这里以地理差异来比喻不同人的地位和境遇,富有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接着诗人说,班资好像冠鸡的舌头一样尖利,但是在人品上却压过了龙头,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来传达对郑员外聪明才智的赞赏。然后,诗人描绘了夜晚炉香飘散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郑员外品德高尚的钦佩之情。最后一句“近闻潘散骑,三十二悲秋”,传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感。

通过对诗歌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罗隐对郑员外的尊敬和敬佩,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时局和自身处境的担忧和忧虑。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直观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展示了罗隐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引发共鸣和思考。

下载名句
(0)
名句主题:人品龙头炉香悲秋
相关名句: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