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投穆中丞
试将生计问蓬根,
心委寒灰首戴盆。
翅弱未知三岛路,
舌顽虚掉五侯门。
啸烟白狖沈高木,
捣月清砧触旅魂。
家在碧江归不得,
十年鱼艇长苔痕。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来到临川向穆中丞投诉,
试着问蓬草根处如何生活,
我的心情像寒灰一样,
头顶上戴着贫困的盆。
我的翅膀薄弱,不知道前方的路,
我的舌头愚钝,得不到名门望族的青睐。
像只白狐一样,我在高大的树上啸叫,
像在捣月亮的清砧一样,触摸着流浪的灵魂。
我的家在碧江边,却无法归去,
十年的渔船上留下了苔藓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是一首写贫困生活的诗。诗人以自己生活的艰辛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心灵上的苦闷和无奈。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到临川找穆中丞(穆中丞为高级官员)询问生计如何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困境的无奈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反映了作者的贫困现状和困顿的生活。诗人用“心委寒灰首戴盆”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贫困困顿的状态,生活无望的心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无力和无助,表达了对名利与社会地位的渴望。他自谦自己翅膀薄弱、舌头愚笨,无法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与尊重,借此抒发了对社会阶层的不平。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但又由于贫困的原因无法实现,诗句中的“十年鱼艇长苔痕”形象地描绘了渔船长时间停留在岸边留下的苔藓痕迹,寓意着作者长时间的漂泊无家,无法归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地展现了作者的生活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地刻画了贫苦人民的辛酸境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试将生计问蓬根”出自唐代罗隐的《临川投穆中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jiāng shēng jì wèn péng gē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