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桥》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这首诗以描写人们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追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淡漠态度。
诗中的“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意味着诗人面临重大的决策和抉择,他驻马停留在分岔的交叉路口,询问自己将来的前程。
接下来的两句“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表明在进行决策时,诗人的考虑因素分别是社交关系和个人名誉。他认为,“价”即地位和身份,是通过与友朋交往获得的,“名”则是指声誉和名声,是得自于妇女的认同。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示自己并不认同这种追求。他说:“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这里的“直须”意味着只需要,即追求荣华富贵只需要注重运势和命运,不需要依赖于写文才。诗人认为,写诗文不能使他达到他所期望的荣华富贵。
最后两句“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表明诗人宁愿放弃追求荣华富贵的机会,执起战戟返回故乡,注定要过一种平凡的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诗人面临抉择的情境,表达了他对荣华富贵的追求的淡漠态度。他认为荣华富贵不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和才能达到的,而是由命运所决定的。诗人选择回归自己的乡土,表达了他对于名利的看透和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超越,彰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荣华竟若为”出自唐代罗隐的《升仙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óng huá jìng ruò wé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