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寄右司李员外》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忆起过去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了桂枝春,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把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在清透的人生道路上已经度过了四旬,强调了时光的流逝。
诗中左省和右曹是指官员的职位,诗人把右曹的地位和身份赋予了友人李员外,也可以理解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意。
诗人表示自己闲暇时饰带花朵,指代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嫌弃了秋天的兴致。静猎遗编则表达了对过去的忆想,笑过秦可理解为诗人心情欢乐。
最后两句诗,诗人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性格和信念,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也能保持真实、独立和纯真的品质。
诗意方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友人品质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保持真实、独立和纯真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文人气质的唐诗佳作。
“应怜疏散任天真”出自唐代罗隐的《酬寄右司李员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lián shū sàn rèn tiān zh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