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溪晚泊寄裴庶子》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霅溪晚归的情景,以及对友人裴庶子的思念之情。
诗中开头描绘了溪风扑面而来,细雨如丝,使得作者在闲暇的步行中唱歌吟诗。这种闲适自在的气氛与景色和谐相融,展现了作者舒适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疏狂的酒品,认为自己现在的疏狂与过去不同,没有了曾经的放肆。野花凋谢,朝代动荡,给人以物是人非的感觉。
随后,诗人提及了自己独立思考,不再依附于刘表的感慨。表示自己正处在事业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才智卓越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支持者。然后,他叮嘱自己离别战乱的地方,不要莞尔一笑,因为与他一起的人都经历过深重的磨难,互相之间应该保持深刻的理解。
整首诗虽然只有八句,但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的融合。诗中在描写景色的同时,抑扬顿挫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的心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溪风如扇雨如丝”出自唐代罗隐的《霅溪晚泊寄裴庶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fēng rú shàn yǔ rú s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