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松轩亦自由,
谩随浮世逐飘流。
驽骀路结前程恨,
蟋蟀床生半夜秋。
掩耳恶闻宫妾语,
低颜须向路人羞。
虽教小事相催逼,
未到青云拟白头。
中文译文:
这条通往松树林的小路也是自由的,
却被追随浮世漂泊的人困惑。
平庸的驽骀生活交错了前程的遗憾,
深夜的秋天,床上有蟋蟀的声音。
闭耳不听宫妾间的闲言碎语,
低下头脸,向路人羞愧。
虽然生活琐碎事情常逼迫不停,
但还未到达去追求青云的时候。
诗意和赏析:
《感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罗隐对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石径和松轩象征着自由和宁静的境地,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却被浮世轮回所束缚。驽骀是一种平庸、无所作为的生活状态,指出作者对现状不满,对未来前程的遗憾。蟋蟀的叫声代表着秋天的深夜,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匆匆。宫妾的闲言碎语和羞愧的低头脸,暗示着作者受到世俗环境和道德压力的困扰和束缚。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琐碎生活的无奈,但依然怀揣着追求理想的心愿。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虑和对人生的感慨,意境深远,充满哲思和悲凉之感。
“掩耳恶闻宫妾语”出自唐代罗隐的《感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ǎn ěr è wén gōng qiè yǔ,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