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者》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烟郭中的云围绕着,路途并不遥远,
怀念有德行的人,却仍然为其距离太远而感到遗憾。
长松树在夜晚中落下,像是千条长发,
小港里春水悄然上升,几乎要漫过腰。
因病放下衔封,不嫌居住在像渔夫和樵夫般的巷子里。
我在渭滨隐没,南阳躺卧,仿佛比我的僧侣们还要孤寂。
诗意:
《寄隐者》以一种忧伤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苦闷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些景物和场景,通过这些景物和场景来表达内心的忧伤和寂寥。诗人思念有德行的人,觉得他们离自己太远,感到遗憾。同时,诗人的病痛和隐居生活也给诗中增添了一层忧伤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氛围。烟郭围绕、路途遥远、长松夜落、小港春添水等景象,都是寄托诗人内心忧伤的符号。诗人怀念有德行的人,感到他们离自己太远,这种遥远感让他感到遗憾。诗人病痛的身体和隐居的生活也进一步增强了诗中寂寥和孤独的情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于有德行的人的渴望。
“不嫌门巷似渔樵”出自唐代韩偓的《寄隐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xián mén xiàng shì yú qiá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