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
我原是刑部员外郎,因遭时权所排挤,被贬到偏远的军镇。正当我郁郁不得志时,陶渊明出使徐州,我与他的遭遇同样悲凉。我虽是官员,但道义的担当常常被忽略,只因为我平时不肯奉承。我抚着胸膛,只有唉声叹气来响应国家命令。我尽力不去追求虚浮的享受,但还是被指责贪图私利。等到有一天,我也会像陶渊明一样失宠,然后去寻找陶渊明坠落的鞋履,但不知道在哪个荒凉的岛屿上还能找到当年那位渔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韩偓的自述之作,通过对自己遭遇的描述,表达出了对时代权势和世俗虚浮的鄙视和不屑。诗中以陶渊明为对比,突出自己与时势的不同,暗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寂寞。作者借陶渊明的形象流露出对逐利和功名虚浮的反感,表达了对真正的道德担当和自由人格的向往。
诗中的“盘石出镇藩屏”意指被贬为军镇官员,失去了在朝廷中施展才能的机会。作者沉痛地讽刺了虚伪的权势和功名追求,抨击了当时官场的险恶和奢靡。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清廉守志、得到人们真正的赏识和尊敬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不满和痛苦,以及对纯真和道义的向往,具有深沉的思想内涵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功用。这首诗代表了唐代士人激发自己真实感情的智慧和才华。
“沧洲何处觅渔翁”出自唐代韩偓的《余自刑部员外郎为时权所挤值盘石出镇藩屏…长句寄所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āng zhōu hé chǔ mì yú w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