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禁忌》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苏拯。诗中表达了一种对阴阳家的忌讳观念和警示,以及对人们追求过度的财富和欲望所带来的祸患。
诗中首句“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意味着阴阳家传授有许多关于建筑忌讳的书籍。接着诗人提到土中可能存在神灵,洞穴也不例外,这暗示了人们在建造过程中要遵守禁忌,以免引发祟神之灾。
下一句“我识先贤意,本诫骄侈地”,诗人表明自己理解先贤的意思,意味着应当谨守节俭之道。然而,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人们沉迷于个人欲望,建造奢侈的楼台,并且随着自己的情感而染上了红色和翠绿色,这进一步突出了人们的骄奢淫逸。
诗人接下来呼应了开头所述的禁忌,指出这种建筑却对土地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妨碍了农事,可能导致凶灾,并且四周的土地都受到了影响。这种过度的修建和过度的欲望带来了对万民的困扰和苦难。
接下来几句提到,只有按照合理的原则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福祉,而不是盲目追求欲望。最后两句表达了神灵存在于虚无之间,而不是居住在土地之中的想法,以及对违背规律所带来的祸患的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人们过度追求欲望和骄奢淫逸所带来的祸患,来表达了对于阴阳家禁忌观念的理解和忠告。诗人呼吁人们要谨守节俭之道,并顺应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福祉。
“万民停困踬”出自唐代苏拯的《明禁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mín tíng kùn zh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