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词》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之事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牧龙丈人在高秋时节病重,他的学生们击节表示伤感,觉得星空下的汉宫婚姻太多变故,令人忧愁。瑶台上的凤辇无法承载丈人的遗憾,太古时代的龙也呈现白头之状,象征着无法逃避命运的残酷。
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往往会被破坏,玉气和兰光也会久久摧折,上清的音书传达不到人间。即使是文神蜺旌也无法彻底修复这一切,三岛只能空空对着秋月。
人间的生活充满了虚假和浮华,追求仙境的人们和普通人之间彼此隔离,飞离的是仙鹤和蜻蜓,而散落的是黄埃和尘土。然而,作者仍然怀念真君旧时的恩泽,这也是他长久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之事的失望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又给人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感。它展现出一种对于追求纯净和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鸑鷟蜻蜓飞自隔”出自唐代陈陶的《谪仙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è zhuó qīng tíng fēi zì gé,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