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居》是王周创作于唐代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公居在万州城的静谧生活,以及对山水秋烟、夜月霜的赞美。诗意深远,既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又有对诗词创作的热爱。
诗中首句“公居门馆静”,描述了诗人公居的环境幽静静谧,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接着,“旅寄万州城”表明诗人是公居在旅途中暂时居住在万州城。
接下来诗人写道:“山共秋烟紫,霜并夜月清”,表现了秋天山水的美丽和幽深。山上的烟雾呈紫色,夜晚的月亮清澈明亮,夜霜使世界变得干净清爽。
在第四句中,诗人说:“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表明他对饮酒的乐趣毫无烦恼,能够自由地写出佳句赋诗。这句话也暗示了他对自由创作的追求和才情的自信。
最后两句写道:“何必须林下,方驰吏隐名”,诗人表示,不必在深山老林中隐居,也能追求诗人的高贵名望。这是对诗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诗人角色的认同。
《公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对闲适生活和自由创作的向往,赞美了山水秋色的美丽,表达出诗人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对自身才情的自信。整首诗淡雅流畅,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
“方驰吏隐名”出自唐代王周的《公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chí lì yǐn m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