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李弥逊
向日南枝不奈晴,
无风绛雪自飘零。
画楼更作断肠声,
小侧金荷迎落蕊,
高烧银烛照残英。
生愁斜月酒初醒。
中文译文:
阳光照耀在南方的枝条上,却无法驱散晴朗的天空。
没有风,红色的雪花自行飘零。
画楼中传来了令人心碎的声音,
小侧面的金色荷花迎接着掉落的花瓣,
高烧的银烛照亮了凋谢的花蕊。
愁绪随着斜挂的月亮,酒初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浣溪沙》描绘了一个寂静、凄凉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愁苦和醒悟。
诗人描述了阳光照在南方的枝条上,却无法驱散晴朗的天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愁绪无法被外界的美好景色所消散,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困扰和不安。
接着,诗人描述了无风飘零的绛红色雪花。这里的绛雪可以被理解为纷纷扬扬的花瓣或者柔软的思绪,它们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自由自在地飘零,增添了一种凄凉和无助的氛围。
然后,诗人提到了画楼中传来的断肠声,这是指画楼中的人在唱歌或者弹奏乐器,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声音进一步强调了整个场景的凄凉和悲伤,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小侧面的金色荷花迎接着掉落的花瓣,高烧的银烛照亮了凋谢的花蕊。这里的金荷和银烛可以被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和珍爱。尽管花瓣凋谢,但它们仍然被细心地呵护着,这种对美的珍视和执着与整个诗词的凄凉情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提到了生愁斜月和初醒的酒。生愁斜月可以被理解为斜挂的月亮映衬着生活中的忧愁和痛苦。而初醒的酒则暗示着诗人醒悟,从醉迷中清醒过来,开始面对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整首诗词以凄凉、忧愁的意境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诗词中采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使得诗词更具有意境和深度,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
“生愁斜月酒初醒”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浣溪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g chóu xié yuè jiǔ chū xǐ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