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作僧来赏析

树下作僧来朗读

《满江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

意赋之可也唐宋诸公,
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
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
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
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
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
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
离言说。(鲁直云:“今作梅花树下侩。”)

译文:

满江红

这种意境的表达真是可贵,唐宋时期的众多文人,
谁能描绘得如此,梅花如此亲切。
直到和靖、先生的诗作问世,
才能看到古人无不黯然失色。

画面描绘得恰到好处,仿佛清浅的水分开,
生动地映衬着黄昏的月色。
直到后来,作者斗志昂扬,新意层出不穷,
仍然重叠在一起。

离不开的是,春天和冬天。
少不了的是,烟雨和白雪。
茅檐更低矮,竹篱轻轻飘摇。
为什么西邻的春天能进入,
而东阁的人却伤感地别离。
总输给那树下作僧的来者,
离别之言说不尽。(鲁直说:“这是写梅花树下的侩子。”)

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是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唐宋时期文人才华的赞扬,以及对梅花清雅、洒脱的赞美。诗中作者称赞唐宋时期的文人们能够写出如此亲切的梅花之作,认为古人在描绘梅花时都显得拙笨。然而,直到和靖、先生的诗作出现,才能看到新意层出的描绘方式。

诗中描绘了梅花分明的画面,清浅的水与黄昏的月色相得益彰,传神地表现出梅花的美丽。作者认为后来的诗人们在描绘梅花时斗志昂扬,创作出更为新颖的作品,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特色。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四季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思考。作者描述了茅檐更低亚、竹篱轻折的景象,展示了梅花在冬天的坚韧和春天的娇嫩。作者问道,为什么西邻的春天可以进入,而东阁的人却伤感地别离。最后,作者提到树下作僧的来者,说他们说不尽离别之言。

整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梅花在诗中象征着文人的高风亮节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唐宋时期文人才华的赞赏,并对后来的诗人们的创作提出了期望。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四季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离别的氛围。作者以茅檐低亚、竹篱轻折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和变迁的思考。诗的最后提到树下作僧的来者,暗示离别的痛苦和无法言尽的心情。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文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唐宋时期文人的敬佩和对离别的思索。它通过独特的意境和形象描绘,使读者在欣赏梅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情离合的深刻体悟。

下载名句
(0)
名句归类:满江红
相关名句: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