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中秋群贤集于蜗舍,值雨作,和刘随如)》是宋代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怀念年轻时的日子和对中秋节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戏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忆昔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
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
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
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
清兴谁同。
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
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
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
华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怀旧之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现实的讽刺为主题,通过描绘中秋节的场景,以及对壮丽景色和欢乐氛围的描写,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的开篇,“忆昔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代的怀念,年少时在吴江边长啸,步行时身后拖着一道彩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接着,“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通过描绘飞舞的玉轮,形容了景色的美丽和高贵,以及它们在空中划出的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这些景象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幻境,感受到了一片碧空的宁静与澄净。
接下来,“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这些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宫廷的盛宴中。作者描述自己醉醺醺地在帝王的殿堂中游荡,凉爽的袖子随着秋风飘扬。桂殿中奏响着凤笙的美妙乐音,享用着美味的莼羹和鲈鱼。诗中提问“清兴谁同”,表示作者在这样的盛宴中享受快乐,却不知道有谁能与自己分享这种兴致。
然而,“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这里转折出现,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的戏谑和讽刺。他描述了自己今夜欢乐的场景,准备以卓越的才华模仿良工的作品,但不幸天降雨使得他的计划受阻。这里运用了“云沈顾兔”和“雨挂痴龙”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失望和困扰。
最后两句,“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华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自嘲和无奈。他说自己错过了与其他文人共赏佳节的机会,只能独自陶醉于杯中的仙境,然而这样的狂欢与他个人的衰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华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暗示着华丽的景象将继续存在,而作者也期待着在未来的夜晚再次相遇。
整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年轻时光和美好景象的怀念,同时通过对现实的戏谑和讽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它揭示了人生的转折和无常,以及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引发对生命、时光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华竟孤光长在”出自宋代赵以夫的《风流子(中秋群贤集于蜗舍,值雨作,和刘随如)》,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 jìng gū guāng zhǎng zà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