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喜欢雪花不在于其轻盈的形态,更在于其在寒处生长。雪花,虽与牡丹、海棠等人间富贵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洁品性。谢道韫是咏雪的著名才女,在她死后已无人怜惜雪花了,只落得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注释
①谢娘二句:谢娘,指晋代王凝之的妻子、才女谢道蕴。她曾因咏雪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晋书·列女传》)这里是说雪花在天涯飞扬,它虽不是富贵之花,却实诚可爱,但又有谁怜惜它呢?
②瀚海:谓沙漠。明周祈《名义考》:瀚海,“以飞沙若浪,人马相失若沉,视犹海然,非真有水之海也。"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赏析
康熙十七年十月,容若扈驾北巡塞上时,在塞外看见大雪飞扬,姿态肆扬。那是北方的雪,大朵大朵,情谊厚重,从几万英尺的高空直拗地投向大地,缠绵壮烈的肆意态度,纵还未知这一片世界,能不能容身,也义无返顾。真正的美景不被勉强存留,它只于内心刹那光芒交触,完成一次深入邂逅。
每每读采桑子的下阕,我都会觉得容若还站在寒风凛冽的塞上,遥遥是万里的黄沙,雪已落满他的双肩,那双迎着雪花的眼睛,冰雪般明亮。
他伸出手去,雪花飞入手心,很快被手心的温度融化掉,成了一粒水珠。他看着那滴水,忽然明白了,雪花是矜贵冰冷的。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要沾染尘世的一星爱慕和一点点纠缠,如果承受了,就化为水来偿还告别。
他想到自己,这些年扈从皇帝四处出巡,身为乾清宫的侍卫,他算是最接近皇上的人了,人人称他受恩宠,连他的父亲也鬼迷心窍的跟着欣喜,认为他仕途大有可为。只有他自己始终落落寡欢,一个男人靠近另一个男人,允许你保护他,这就能算是了不得的恩遇吗?看着是站着的,实际上始终是跪着的。
官场的倾轧看多了,亦明白御前侍卫的荣衔只是御座前花瓶。皇帝只需要他做一个锦上添花盛世才俊的标本,为天下和满族的男子们做做样子,不需要成为一个实干家。所有的才华派不上用场,壮志蜷曲难伸。容若渐渐渐弃绝了富贵之心,登龙之意。他不爱牡丹,却迷恋雪花,因为他看出了雪花有自清冷矜贵不可轻言的好处。也忍不住黯然,雪花能如此干脆而洁烈,人却做不到,即使心上别有根芽,也必须把自己伪装成世人接受的富贵花。
唐以来世人多以牡丹海棠为富贵之花,容若却赞雪花自有风骨,别有根芽,不同与俗世繁花。这不是故作惊人语,而实在是他心性有别于众人,容若一生心境不减悲苦凄凉,可以说是事出有因,却也应了那句:“情发无端”。出身富贵事显赫卓著仕途顺利相貌清俊夫妻恩爱子嗣圆满。似乎,这个男人是上帝的宠儿,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够得到和不满足的。然而,周身的温柔富贵结果却种出一株别有根芽的“富贵花”。
容若问道:“谢娘别后谁能惜?”然而,几乎在他在塞上完成这首咏雪花的绝调的同时,他已经给出历史答案,谢娘之后,能惜雪花的还有他——纳兰容若。这是,《饮水词》名篇中的名篇。不但在《饮水词》里别具一格,就是放在历代咏物言志的佳品中,也能拔节而出。
与容若词中别的“谢娘”不同,这里的谢娘是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引的是《世说新语-言语》中谢道韫咏柳絮的故事。据载:“谢安见雪因风而起,兴起,便问子侄辈,此物何物可比之?有答之:“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摇头不语。谢道韫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激赏。
我一直觉得,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固然是千古奇喻,可惜却少了个人的感情在里面。纵观她的一生,并没有这种飘零的情结,所以只是一时灵机忽现。好象一个人吟“月落乌啼霜满天”时,却没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真实心遇,固然精彩,但也只能说是精彩。
容若爱的是冷处偏佳,是精神的至清至洁;他取的是冷月凉音相伴下的漂泊天涯,是灵魂的自由不羁。
白雪拥抱茫茫着黄沙,由碧落投身至此,做彼此最亲密的接触。天与地。瞬息无缘。人有苦,可以求天地垂怜,天地之苦,又有谁能怜惜?
也许,容若看到漫天雪花飞舞,他幻觉到灵魂羽化的样子,它们片片飞旋起落。
那一刻,他领悟自己一生的追寻。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讲解
这是一首咏雪词,是作者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将此篇系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刘德鸿《纳兰性德“觇梭龙”新解》则以为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说皆可资参考)纳兰出身于富贵之家,作为贵介公子、皇帝的近臣,应该说其作品当是不乏富贵气的,但从这词来看,是与其身份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他借咏雪花而咏怀,抒发了不慕人世间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的心情。这种逆反心理是纳兰突出的性格特征,也是纳兰词里多有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词的上片起二句说处于“冷处”的雪花是令人赏爱的,接二句又说它之所以可爱是由于高洁的品格,由于它不是那些争妍斗艳的牡丹、芍药一类的“富贵花”。下片前二句是说此花于天涯飘泊,很少有人怜惜,大有知音难觅的孤寂之感。结句出以景语,用大漠中,寒月下,悲笳声里的恶劣环境,进一步增加了凄凉冷寞的氛围。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翻譯及注釋
翻譯
我喜歡雪花不在於其輕盈的形態,更在於其在寒處生長。雪花,雖與牡丹、海棠等人間富貴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潔品性。謝道韞是詠雪的著名才女,在她死後已無人憐惜雪花了,隻落得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聲中任西風吹向無際的大漠。
注釋
①謝娘二句:謝娘,指晉代王凝之的妻子、才女謝道蘊。她曾因詠雪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享有盛名。(《晉書·列女傳》)這裏是說雪花在天涯飛揚,它雖不是富貴之花,卻實誠可愛,但又有誰憐惜它呢?
②瀚海:謂沙漠。明周祈《名義考》:瀚海,“以飛沙若浪,人馬相失若沉,視猶海然,非真有水之海也。"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賞析
康熙十七年十月,容若扈駕北巡塞上時,在塞外看見大雪飛揚,姿態肆揚。那是北方的雪,大朵大朵,情誼厚重,從幾萬英尺的高空直拗地投向大地,纏綿壯烈的肆意態度,縱還未知這一片世界,能不能容身,也義無返顧。真正的美景不被勉強存留,它隻於內心刹那光芒交觸,完成一次深入邂逅。
每每讀采桑子的下闋,我都會覺得容若還站在寒風凜冽的塞上,遙遙是萬裏的黃沙,雪已落滿他的雙肩,那雙迎著雪花的眼睛,冰雪般明亮。
他伸出手去,雪花飛入手心,很快被手心的溫度融化掉,成了一粒水珠。他看著那滴水,忽然明白了,雪花是矜貴冰冷的。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要沾染塵世的一星愛慕和一點點糾纏,如果承受了,就化為水來償還告別。
他想到自己,這些年扈從皇帝四處出巡,身為乾清宮的侍衛,他算是最接近皇上的人了,人人稱他受恩寵,連他的父親也鬼迷心竅的跟著欣喜,認為他仕途大有可為。隻有他自己始終落落寡歡,一個男人靠近另一個男人,允許你保護他,這就能算是了不得的恩遇嗎?看著是站著的,實際上始終是跪著的。
官場的傾軋看多了,亦明白禦前侍衛的榮銜隻是禦座前花瓶。皇帝隻需要他做一個錦上添花盛世才俊的標本,為天下和滿族的男子們做做樣子,不需要成為一個實幹家。所有的才華派不上用場,壯誌蜷曲難伸。容若漸漸漸棄絕了富貴之心,登龍之意。他不愛牡丹,卻迷戀雪花,因為他看出了雪花有自清冷矜貴不可輕言的好處。也忍不住黯然,雪花能如此幹脆而潔烈,人卻做不到,即使心上別有根芽,也必須把自己偽裝成世人接受的富貴花。
唐以來世人多以牡丹海棠為富貴之花,容若卻讚雪花自有風骨,別有根芽,不同與俗世繁花。這不是故作驚人語,而實在是他心性有別於眾人,容若一生心境不減悲苦淒涼,可以說是事出有因,卻也應了那句:“情發無端”。出身富貴事顯赫卓著仕途順利相貌清俊夫妻恩愛子嗣圓滿。似乎,這個男人是上帝的寵兒,沒有什麽是他不能夠得到和不滿足的。然而,周身的溫柔富貴結果卻種出一株別有根芽的“富貴花”。
容若問道:“謝娘別後誰能惜?”然而,幾乎在他在塞上完成這首詠雪花的絕調的同時,他已經給出曆史答案,謝娘之後,能惜雪花的還有他——納蘭容若。這是,《飲水詞》名篇中的名篇。不但在《飲水詞》裏別具一格,就是放在曆代詠物言誌的佳品中,也能拔節而出。
與容若詞中別的“謝娘”不同,這裏的謝娘是實指東晉才女謝道韞,引的是《世說新語-言語》中謝道韞詠柳絮的故事。據載:“謝安見雪因風而起,興起,便問子侄輩,此物何物可比之?有答之:“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搖頭不語。謝道韞對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激賞。
我一直覺得,謝道韞的“未若柳絮因風起”固然是千古奇喻,可惜卻少了個人的感情在裏麵。縱觀她的一生,並沒有這種飄零的情結,所以隻是一時靈機忽現。好象一個人吟“月落烏啼霜滿天”時,卻沒有“江楓漁火對愁眠”的真實心遇,固然精彩,但也隻能說是精彩。
容若愛的是冷處偏佳,是精神的至清至潔;他取的是冷月涼音相伴下的漂泊天涯,是靈魂的自由不羈。
白雪擁抱茫茫著黃沙,由碧落投身至此,做彼此最親密的接觸。天與地。瞬息無緣。人有苦,可以求天地垂憐,天地之苦,又有誰能憐惜?
也許,容若看到漫天雪花飛舞,他幻覺到靈魂羽化的樣子,它們片片飛旋起落。
那一刻,他領悟自己一生的追尋。
采桑子·塞上詠雪花講解
這是一首詠雪詞,是作者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時所作。(張草紉《納蘭詞箋注》將此篇係於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劉德鴻《納蘭性德“覘梭龍”新解》則以為作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說皆可資參考)納蘭出身於富貴之家,作為貴介公子、皇帝的近臣,應該說其作品當是不乏富貴氣的,但從這詞來看,是與其身份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他借詠雪花而詠懷,抒發了不慕人世間榮華富貴,厭棄仕宦生涯的心情。這種逆反心理是納蘭突出的性格特征,也是納蘭詞裏多有感傷的重要原因之一。詞的上片起二句說處於“冷處”的雪花是令人賞愛的,接二句又說它之所以可愛是由於高潔的品格,由於它不是那些爭妍鬥豔的牡丹、芍藥一類的“富貴花”。下片前二句是說此花於天涯飄泊,很少有人憐惜,大有知音難覓的孤寂之感。結句出以景語,用大漠中,寒月下,悲笳聲裏的惡劣環境,進一步增加了淒涼冷寞的氛圍。
“非关癖爱轻模样”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i guān pǐ ài qīng mú yà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