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丝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织布传统行业的情景,通过对缫丝、织布等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敬重和赞颂之情。
诗中首两句“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表达了制造织布所需的丝线和布匹的珍贵和精细。接着,作者描绘了象床上美人使用玉手缝制精美的衣裳,形容了丰富的色彩和绣制,以及织造的技巧和艺术性。
诗的下一段“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再次强调了织布中的精细和繁琐,丝线的染色与机器的运转声相会呼应,美人对衣料的用心整顿使其平整、恰到好处,裁缝工艺的高超使针线痕迹完全消失。
诗的最后一段“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通过描绘春天的装扮风景以及丝线的飞舞,表达了杜甫对织布工艺的仰慕和对劳动者的赞美。最后两句则以才士汲引难和恐惧弃捐之故事为借喻,抒发了他对才华横溢的人才因为困难而被迫离乡背井的忧虑和同情。
整首诗结构严密,描写细致,为传统行业中劳动者的辛勤工作和技艺的精湛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美。它既是对劳动者的礼赞,也是对才华辈出的人才处境的思考和关怀。
“越罗蜀锦金粟尺”出自唐代杜甫的《白丝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è luó shǔ jǐn jīn sù ch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