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中文译文:
回答孟郊
时光变迁,利益超越规模,文字追求天巧。
人们都追逐享乐,而你独自无法满足饥饿。
才华在春天时已经四处散乱,初秋又带来悲伤的干扰。
早晨的餐食一直持续到中午,夜晚的思考一直到清晨。
名声只是暂时的虚浮,胃肠的煎煼让人镇压。
虽然古人心系自我责难,但在世间的道路上却难以抗拒。
虚弱的人拒绝喜悦时伸出双臂,而懒散的人在无所事事时收缩爪子。
当我倒下时,有谁肯伸手扶起?如果别人责备我,我只能反咬一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回答孟郊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困境的感叹。诗中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风气的批判和对个人奋斗的无奈。
诗的开篇,作者直言时光的变迁和社会的追求利益的现象,规模已经被超越,文字也只在追求华丽的表达而失去了本真。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在物质享受上无法得到满足的心情,与普通人不同,他的追求更高,对精神层面的满足有所期待。
随后,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逐渐荒废的悲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春天时才思犹如春花一样绽放,而到了秋天却被悲伤的事物所干扰,无法再保持清晰的思绪。
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从早晨的餐食一直到中午,从夜晚的思考一直到清晨,表现了作者对事业的辛勤和对学问的执着。
诗中还涉及到名声的虚浮和社会的压力,名声只是暂时的,而对于胃肠的煎煼却是持久的压迫。古人虽然在内心中自我责难,但在世间的道路上却难以逆转。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助和对他人的不信任。当他需要帮助时,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而当别人责备他时,他只能选择反击。
整首诗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困境的感叹。他通过描绘自身的境遇、对时代风气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奋斗的无奈,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虚浮名利的厌倦,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困境和人性弱点的痛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始秋悲又搅”出自唐代韩愈的《答孟郊》,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ǐ qiū bēi yòu jiǎ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