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暗》
早年勤倦看书苦,
晚岁悲伤出泪多。
眼损不知都自取,
病成方悟欲如何。
夜昏乍似灯将灭,
朝暗长疑镜未磨。
千药万方治不得,
唯应闭目学头陀。
中文译文:
年轻时辛勤熬夜读书辛苦,
晚年伤心,泪水流多。
眼睛受损是自己造成的,
病重了才悟到该如何。
夜晚昏暗时灯火渐弱,
早晨黑暗中怀疑镜子没擦亮。
千种药物无法治愈,
只能闭眼学习头陀。
诗意和赏析:
《眼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失明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中描绘了年轻时刻苦于看书,晚年又为失明而悲伤。白居易明白他的眼损害是自己勉强的结果,然而直到病情加重才懂得深思如何应对。
在夜晚的阴暗中,灯光仿佛将要熄灭,晨间的黑暗让他怀疑镜子是否未擦亮。白居易明白千千万万种治疗方法都无法恢复视力,唯有闭目学习如同头陀一般,投身心灵世界以寻求安慰和满足。
这首诗流露出白居易在失明面前的苦痛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不甘和追求智慧的决心。诗中的意境引人深思,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赋予了诗词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启示。
“朝暗长疑镜未磨”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眼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o àn zhǎng yí jìng wèi mó,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