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微之》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帝城行乐日纷纷,
天畔穷愁我与君。
秦女笑歌春不见,
巴猿啼哭夜常闻。
何处琵琶弦似语,
谁家呙堕髻如云。
人生多少欢娱事,
那独千分无一分。
译文:
都城中的快乐不断,而天空边上,我和你却同处在穷愁之中。
秦女嬉笑唱歌的春天却不见了,巴山猿猴哭啼的声音却常常听得到。
琵琶的琴弦在哪里像在说话,哪个家庭的女子扎着髻发,就如同飘动的云朵。
人生中有多少快乐、欢娱的事情,却无法拥有千分之一的其中一点。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虽然生活在帝城,但他与朋友之间却常常感到忧愁,心里难以得到安慰。在喧闹的城市中,却经常听到秦女的欢笑和唱歌的声音消失了,却听到了山间猿猴的哭啼声,使得心情更加沉重。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叹人生的欢娱事物很多,但自己却无法得到一点快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城市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景物对比鲜明,城市中的快乐与自然中的哀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通过这种对比,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不如意。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和质疑,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那独千分无一分”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寄微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dú qiān fēn wú yī fē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