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泊武昌》是唐代诗人刘淑柔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上,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长期分离的痛楚与愁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两座城市对峙,一条河流向东流去。今夜明亮的月亮,何年才能到黄鹤楼?轻轻摇荡的船桨,在傍晚时分远去。草地上凋零的芦苇花,透过迷雾若隐若现。可我却无能为力,内心的伤感难以化解,总是忧愁于远离的关山。
在这首诗词中,刘淑柔以武昌为背景,通过描写两座城市相望、一条河流东去,表达了作者与故乡的分离之苦。诗中提到的“黄鹤楼”是指湖北武昌的名胜古迹,而作者无奈地问道:“何年黄鹤楼”,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诗中还出现了“兰棹”和“荻花”等意象,兰棹代表着温柔的船桨,荻花则象征着草地上凋零的花朵。通过细致的描写,诗人表现出悠悠兰棹晚的美好景象以及渺渺荻花秋的凄美情愫。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写船桨和荻花等细节,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渺渺荻花秋”出自唐代刘淑柔的《中秋夜泊武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iǎo miǎo dí huā qi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