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帘虽易偶赏析

风帘虽易偶朗读

《燕》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丁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燕》:

受署司分氏,
开祥简狄心。
风帘虽易偶,
巢幕亦难任。
两两差池羽,
翩翩下上音。
曲江何感愤,
托意动微吟。

中文译文:

燕子成双,分别在不同的官署。
展翅飞翔,心怀着开阔和简朴的意愿。
风帘虽然容易被风吹动,但巢幕却难以承载。
燕子们成双成对,它们在空中优雅地飞舞。
它们的鸣声悦耳动听,让人心生感慨。
在曲江边,我感受到了一种激愤之情,因此借着这微弱的吟唱,寄托了我的情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象燕子为题材,通过描绘燕子的飞翔和鸣叫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燕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快乐、自由和吉祥。诗中的燕子成双成对,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展示了它们自由自在的飞翔姿态,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由与宽广的向往。

诗中提到“风帘虽易偶,巢幕亦难任”,表达了燕子飞翔的自由与巢穴的局限之间的矛盾。燕子虽然可以在风中自由翱翔,但在巢穴中却受到了限制。这种矛盾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内心对自由与束缚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中的“两两差池羽,翩翩下上音”形容了燕子飞翔时的优雅姿态和悦耳的鸣声,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这种描绘既展示了燕子的飞行技巧,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曲江何感愤,托意动微吟”,描述了作者在曲江边的所感所慨。曲江是一个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地方,作者在此感受到了一种愤慨之情,通过微弱的吟唱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里的愤慨与前文中所表达的自由与束缚的矛盾相呼应,可能是对社会现实或个人遭遇的一种反思和抒发。

整首诗以燕子为象征,通过对燕子飞翔和鸣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由与宽广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优美的表达和意象也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通籍后丁谓官运亨通,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