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石僧》是宋代汤思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作袈裟方石僧,
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
默默无言总是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石头打造的僧人雕像。它矗立在崖前,经历了多个春天,仿佛真正的僧人一样。如果有人问它从西方而来的意义,它会默默无言,但这种无言却表达了真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石头雕像来表达哲理。诗人用“云作袈裟方石僧”这样的形象语言,将石头雕像比作僧人。袈裟是僧人的象征,而石头则代表坚实、沉默和永恒。石僧独立在岩前,经历了多个春天,显示出它的存在已经很久了。最后两句表达了石僧的默默无言,但却传递出真实的含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石僧的描绘,表达了虽然石头无法言语,但它所展现的坚定和真实却是无需言语的。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石头进行人性化的描绘,引发人们对存在、真实和默默无闻的思考。这样的描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禅宗思想的关注,强调了沉默和内省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石僧形象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引发人们对存在和真实的思考。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内心的虔诚。
“云作袈裟方石僧”出自宋代汤思退的《咏石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ún zuò jiā shā fāng shí sē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