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长淮何处雁声多,
西去涡心北迈河。
影逐泗滨烟月艇,
阵惊毫邑水云蓑。
小王草笔终难学,
苏武陵书果若何。
陲草边芦两萧索,
远陪砌女作离歌。
中文译文:
长江之滨何处雁声多,
向西涡心向北迈河。
倒影随泗水边的烟月艇,
阵阵惊扰着微小的村邑和水面上的云状蓑衣。
小王的草笔终究难以学成,
像苏武一样,陵书又有何用呢?
边陲的草地,芦苇稀疏萧索,
远远陪伴着围墙内的女子唱离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命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和无奈的感叹。
诗的开篇描述了长江一带的景象,雁的声音此起彼伏,暗示着迁徙季节的到来。接着,诗人叙述了自然界的景观,倒影随着泗水的流动,烟雾缭绕,月光映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种美景却给村庄和水面带来了干扰,阵阵惊扰了原本宁静的村邑和水面,暗示了生活中的困扰和不安。
接下来,诗人转向人物,用小王的草笔难以学成来隐喻自己的困境。这里的小王可以被理解为普通人,而草笔则代表了人生的道路和追求。诗人不禁思考,就像苏武一样,若是陵书也无法改变命运,那又有何用呢?苏武是汉代的一位忠臣,被贬到疆外,他虽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但最终命运仍然无法改变。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力的无力。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边陲的草地和芦苇,景色凄凉,寓意着生活的艰辛和孤独。远远地,有一个女子在围墙内唱离歌,可能是因为远离亲人或者因为别离而感到悲伤。这里的砌女可以理解为墙内的人,而她的离歌代表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别离之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凄凉的氛围,表达出生活中的无奈和困境,同时也传达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人们的心态。
“远陪砌女作离歌”出自宋代陈景沂的《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ǎn péi qì nǚ zuò lí gē,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