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明代诗人贝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食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知春已过,一月雨声中。
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
病疑耽酒过,穷觉向诗工。
失喜闻莺语,飞来草屋东。
诗意:
这首诗以农历三月初九的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领悟。诗人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春天,只在一月雨声的陪伴下才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了。蒲草短短的芽初次触及水面,花儿已经凋谢残败,更加脆弱地受风吹拂。诗人在疾病中怀疑自己是否沉迷于酒色之中,而穷困的生活也使他觉得只有写诗才能有所作为。然而,他失去了对鸟儿鸣唱的喜悦,只能听到莺鸟的声音从东方的草屋飞来。
赏析:
《寒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的春天已经错过,蒲草和花儿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诗人身处疾病和贫困之中,通过写诗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寄托,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然而,诗人失去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只能听到莺鸟的声音从草屋的东方飞来,暗示着他对生活中喜悦的渴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抒发了贝琼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和生活中喜悦的追求和失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内化于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病疑耽酒过”出自明代贝琼的《寒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ng yí dān jiǔ guò,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