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谁知赏析

欲使谁知朗读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

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
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
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余丝。
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
且约湖边风月,功名事、欲使谁知。
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中文译文:

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

国家的美人无需媒人牵红线,进宫却引起了嫉妒,古往今来,美人因此而皱起了秀美的眉眼。
美人如明月般明亮,其他众星都黯然失色。
手臂高举,像高山流水一般,听着池中的蛙声和宫中的乐曲。
作为一位文士,必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光彩照亮我族的文化。
愚昧的人啊,公务已经完成,像吴蚕一样缠绕,只能吐出一些残余的丝线。
幸好还有一支粗糙却坚实的笔,可以重新开辟通往成功的道路。
暂时约定在湖边赏月,功名事业,欲望要让谁知道呢?
都不要问了,英雄的事业千古留名,就算是荒草覆盖了残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辛弃疾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社会困境的感慨。辛弃疾自称"痴儿",暗示自己对功名的执着和无奈。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人进宫引起嫉妒的情节,通过形容美人的光彩以及自己的无奈处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虚荣和权谋斗争的不满。

诗中出现了对自身的自嘲,将自己比作吴蚕,表示自己在官场中像是被束缚的吴蚕,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丝绸之路的余丝象征着残存的希望和努力。然而,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用"一枝粗稳"的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名事业的冷静看待。他暂时放下功名的执念,约定湖边赏月,意味着追求自然与艺术的诗意意境。他认为英雄事业的成败不是重要的,即使功名已逝,荒草覆盖了残碑,英雄的事迹仍然会被后人铭记。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世俗虚荣的反思。他以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无奈,同时表达了对美人和宫廷权谋的不满。诗中展现了辛弃疾对文学的坚持和对自然、艺术的向往,暗示了他在功名与自我追求之间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功名事业的冷静看待,认为英雄的事迹即使被荒草掩埋,也会在后人心中永存。

这首诗词以婉约、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对美人、官场和功名的描绘,他传达了对权谋和虚荣的批判,同时展示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对自然、艺术的向往。整体氛围较为忧郁,反映了辛弃疾对时代困境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载名句
(0)
名句归类:满庭芳
相关名句: 使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