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是宋代陈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小小的屈原,居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只有两间屋子,三顷田地,平凡而勤劳,生活简朴。
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
在众人之中,有如龙和虎,本应该在明朝得以施展才华。
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
然而命运使然,他只能坐在王朝中,观看各种指挥和安排,而自己却身处扫荡和流离之中。
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
他仍然怀揣着忠诚的心,只能在回忆中游历过去的家园和宫殿。
西风又还带暑,把征衫著上,有时披拂。
西风吹来又带着夏日的炎热,他穿上征衫,有时敞开衣襟,感受微风。
休将看花泪眼,闻弦□骨。
不要再用泪水滴湿眼眶,而是用耳朵去聆听琴弦的声音,感受琴音骨髓的震动。
对遗民、有如皎日。
对于流离失所的遗民,他如同明亮的阳光一样照耀。
行万里、依然故物。
即使行走万里,他依然看到了熟悉的一切。
入奏几策,天下里、终定于一。
虽然他提供了几个策略,但最终国家的命运还是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屈原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无法得到发挥和国家命运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忠诚、坚定和自强不息的赞美。陈亮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抒发了内心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本为明时而出”出自宋代陈亮的《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běn wèi míng shí ér c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