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雨中再赋牡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庭芳(雨中再赋牡丹)
云绕花屏,天横练带,画堂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罗幕护轻寒。
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
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
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
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韩魏公牡丹诗云:“管弦围簇生来贵。”)
译文:
花屏上云雾缭绕,天空中有闪电交织,是画堂的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轻纱幕保护着微寒。
无数美丽的花朵,枝上带有洛浦和嵩山的风采。
点燃红色蜡烛,星辰月亮被吞噬,光芒穿透九重霞帘。
仙宫,深邃莫测,黄莺问路,紫燕窥探帘幕。
像太真姊妹,半醒微醺。
必将相信,他们生来就注定富贵,从未居住在简陋的茅庵。
皇州近在咫尺,乘坐扁舟驶向那里,春色盛开遍布东南。(韩魏公的牡丹诗说:“管弦乐声围绕,生来就是尊贵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中再赋牡丹为题,描绘了一个花园中绽放的牡丹景象。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示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诗的开头描绘了花园中云雾缭绕、天空中闪电交织的景象,将牡丹花比作画堂的三月初三,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斜风细雨和轻纱幕来形容牡丹花的娇媚和柔弱,展示了牡丹在雨中的独特魅力。
诗中提到无数天香国色的牡丹花,枝枝上带有洛浦和嵩山的特色,使得牡丹花更显尊贵和华丽。烧红的蜡烛照亮了牡丹花,给人以光明和神圣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牡丹的高贵和珍贵。
诗中出现了仙宫、黄莺和紫燕等意象,增加了诗的神话色彩和仙境氛围。诗人将牡丹花与太真姊妹相比,暗示其美丽娇媚动人心,将牡丹赋予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
诗的结尾提到皇州近在咫尺,乘坐扁舟驶向那里,春色盛开遍布东南。这里暗示了牡丹的美丽将被带到皇宫,成为皇室的象征,展示了牡丹的尊贵和荣耀。最后引用了韩魏公的诗句,强调了牡丹的贵族身份和它与音乐的关联。
整首诗以华丽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诗人将牡丹花与仙境、皇室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赋予了牡丹特殊的神秘和尊贵的形象。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牡丹的崇拜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牡丹花的珍视和推崇。
“画堂三月初三”出自宋代汪莘的《满庭芳(雨中再赋牡丹)》,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táng sān yuè chū s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