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是明代王守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夜
随处看山一叶舟,
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
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
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
容易开帆不易收。
译文:
在任何地方,我随处乘坐小舟观赏着群山,
夜深了,霜和月光也增添了我的愁思。
此时此刻,我在何处漂泊呢?
昼角之声在午夜时分响起,戍楼亮起。
甲马依然驻扎在淮海北岸,
旌旗初次飘扬在楚江的岸头。
汹涛奔涌,顺风势而行,
扬帆容易,却难以收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船游览山水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愁思和无定的漂泊感。诗词的开篇即以"随处看山一叶舟",展现了诗人漂泊的身影与壮丽的山水景色相融合。夜深之时,诗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愁苦,霜和月亮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的忧愁。
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归属和目的地。他问道:"翠华此际游何地",暗示了他的身份和目标的不确定性。接着,诗人描述了昼夜戍楼的景象,昼角的声音在深夜中响起,戍楼灯光亮起。这揭示了边塞的军事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甲马在淮海北岸的驻扎和楚江岸头旌旗的飘扬,展现了战争的氛围和军队的动荡。洪涛滚滚,乘风势而行,寓意着诗人在动荡的世事中顺势前行。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开启一段旅程容易,但要收拢帆船却十分困难,这暗喻着诗人在流浪和漂泊中很难找到安定和归宿。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意境交融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的迷茫和无常感,同时也抒发了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这种对内心矛盾和追求的表达,使《舟夜》成为一首具有哲思和情感共鸣的诗词作品。
“容易开帆不易收”出自明代王守仁的《舟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óng yì kāi fān bù yì shōu,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