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事杂诗(八首选—)》中文译文:
卢龙雄塞依天开,
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
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
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
即今谁是出群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创作的,描述了卢龙雄塞的景象以及辽事的变迁。卢龙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边塞城市,它的塞外雄奇壮丽,给人一种开阔天地的感觉。
诗中提到,“十载三逢敌骑来”,指的是这座城市在十年间三次遭遇敌骑入侵的情况。这种频繁的敌袭让人们倍感焦虑和担忧。
接下来,诗人通过“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碛里是指边塞的战场,角声摇日月,象征着战鼓之声激荡天地;回中的指代辽国,烽色的动摇使得城楼的灯火摇曳不定,凸显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忧虑和不安。
接着,诗人叙述了卢龙这座城市的悲哀景象。陵园中的白露年年都充满了悼念亲人的人们,城郭上青磷的光芒在夜晚变得更加冷清和哀愁。这是对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无尽辛酸的描写。
最后,诗人表达出了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不安,他说“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看法,但现在最关键的是能够有出众的才能来处理这危机,惋惜当时诗人所看到的形势是很不容乐观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卢龙和辽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动荡时期的忧虑和担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才的期待。
“城郭青磷夜夜哀”出自明代陈子龙的《辽事杂诗(八首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guō qīng lín yè yè ā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