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首元代诗词,作者是周砥。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
行游固可适,岁月不留。
高斋旷而寂,人务罕相酬。
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
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
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
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
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
偶然似有契,持身寓林丘。
万钟非所辞,一毫非所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思考和体验。作者认为读书虽然容易引发情感,但时间已经过去,秋天已经过去。行走旅游固然可行,但岁月不会停留。高斋空旷而寂静,人们忙于各自的事务,很少有人相互回应。千年的事情已经了结,为何不向往前人的修行。道理存在于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天运总是不断变化。万种理论我都掌握,消除疑虑极度苦心探求。但快乐并不在这里,何况还有怨尤的储存。我本是楚国的狂士,气概跨越九州。偶然间似乎有所契合,将自己的身心寄托于林丘。万钟声音不是我所谋求的,我只要一毫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追求真理的思考。诗人认识到读书虽然能够引发情感和感悟,但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季节的更替也不可阻挡。诗中描述了一个高斋空旷而寂静的场景,人们忙于世俗的事务,很少有人能够相互理解和回应。作者对过去的修行感到不满,提出了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他认为道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存在的,而天运则是不断变化的。作者自称掌握了万种理论,用极度的苦心去探索和消除疑虑。然而,他发现快乐并不在这里,还存在着怨尤的储存。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和追求,自称是楚国的狂士,意气风发,意图超越九州。他将自己的身心托付于林丘,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寻求契合和安放。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读书和追求真理的坚持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行游固可适”出自元代周砥的《读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yóu gù kě s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