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鹊行》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景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鹊鹊复鹊鹊,春明飞向深树落。
树边人家怀抱恶,去年征夫从卫霍。
边头烽火接回中,羽书昼警清夜同。
一自将军度河曲,天山万里风云空。
边头战血赤河水,战士磨刀寒落指。
天子深坐甘泉宫,回头北顾常拊髀。
树头鹊噪如有知,朝来蟢子檐前垂。
夫君封侯应有期,凤奁鸾镜当窗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鹊鸟的行为,抒发了对战乱和边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战火连绵、边塞壮士的辛苦和牺牲的思念和敬意,以及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边塞战争和战士的关注和思念。诗中的鹊鸟象征着边塞的战士,它们在春天飞向深树,似乎寻找避难之处,这暗示着边塞的不安与危险。另一方面,诗中提到了去年从卫霍征召的士兵,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军队的牺牲。诗中也描绘了边塞的战争景象,如烽火连天、羽书昼警,以及将军度过河曲的壮丽景色和天山的风云变幻,表现了边塞战争的激烈和艰苦。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向描述朝廷和皇帝的安逸与享乐,与边塞的战斗形成鲜明对比。天子坐在甘泉宫中,回头北顾,拊髀表示他的安逸和满足。而树上的鹊鸟似乎能感知到这种对比,嘈杂不安地鸣叫,与皇帝的安逸形成强烈的对照。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对夫君(指战士)封侯的期望,将凤奁(凤凰图案的婚嫁用具)和鸾镜(鸾凤形象的镜子)移至窗前,预示着希望战士能够获得功勋和荣誉。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和和平生活的对比,抒发了对战争的痛惜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表达了对边塞战士的敬意和祝福。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也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力和生动的想象力,使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边头烽火接回中”出自明代景旸的《噪鹊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iān tóu fēng huǒ jiē huí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