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是唐代常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白龙窟泛舟时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对悠闲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诗人提到夕阳映照下的翠山和龙窟,形容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扁舟在静谧的水面上悠然漂浮,水波荡漾,花影浮现。诗人再引用西浮、南望、莓苔峰等地标来勾勒壮丽的山水画面,将景色与心境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了宁静和安宁。
接着,诗人提到泉水和萝卜的映照,以及松树和仙鹤相互辉映的场景,形容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机。他写到海洋的宝石般的光芒,以及玉膏浸润着人类的骨骼,展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力量。
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的情感突然转变。他提到自己忽然如同枯木一般,失去生机。诗人感悟到人生的无常和虚空,认识到心灵的清明超越物质的束缚。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仅是虚相,而真正的自我只存在于虚空之中。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泛舟时的宁静和超然无物的境界,与波纹上的月亮相互辉映,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自我感悟的展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物与心的观察和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思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的心境。
“应寂中有天”出自唐代常建的《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jì zhōng yǒu t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