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寄大中丞张肖甫》是明代刘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塞上边疆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边疆战事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向晚笳声满地悲,
大营方猎插金瑀。
胡儿铁勒吞风去,
共惮铜梁张太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向晚的笳声充满悲伤的景象作为开头,表达了边塞上的凄凉氛围。大营中正在进行狩猎,插着华丽的箭矢,显示出边疆军队的威武和壮丽。但是,胡人勇猛如铁勒的骑兵却在风中疾驰而去,这引发了诗人的忧虑和担心。诗中的铜梁张太师是指张肖甫,他是当时的大中丞,担任边疆的重要职务。诗人与张肖甫有交情,对他的才干和威望表示敬佩和钦佩。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事和对边疆辛苦工作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军民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勾勒出边疆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和边疆人民的关切之情。诗中通过向晚的笳声、大营狩猎的场景以及胡儿骑兵的离去,展现了边塞上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忧虑。同时,对张肖甫的称赞和敬佩,彰显了边疆军民的英勇和边疆官员的才干。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军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凸显了边塞上的艰苦环境和边疆人民的坚韧品质。
这首诗词具有明代边塞诗的特点,描写了边境地区的战事和边疆军民的辛苦生活。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关切和思念,展现了边塞上的凄凉景象和边疆人民的英勇精神。同时,诗中对张肖甫的赞美也体现了明代士人对官员的尊崇和敬佩。整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抒情的笔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了明代边塞文化的特色和边塞生活的辛酸和坚韧。
“胡儿铁勒吞风去”出自明代刘黄裳的《塞上曲二首寄大中丞张肖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ér tiě lè tūn fēng q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