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是明代王一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县城中的情景,县里的仓库将漕运的粮食存放在江边,以备不时之需。诗人借此景象表达了他对旱灾的担忧和对农民的关切之情。
赏析:
诗中的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修竹的曲径回旋,高蝉在傍晚时分高声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热烈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了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这里的迁客指的是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为了生计而迁徙,因为旱灾导致的饥荒而流泪。而便民仓则是县城为了防备旱灾而设立的仓库,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有所寄托,有所依靠。诗人以泪水洒在便民仓上来表达了迁客对这个仓库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应对旱灾所需的牺牲和努力的困惑和痛苦。剜肉知何补,意味着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必须采取一些艰难的措施,但是诗人却不确定这样的牺牲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这种犹豫和无奈带来了内心的伤痛。
最后两句“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来暗示着农作物的成长和收获。骄雷和蟠赤日表达了一种热烈的气氛,暗示着暴雨和炎热的天气,而“尔稼登场”则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殷切期待和祝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县城中的便民仓和对旱灾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切和希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对比,以及天气的变化来烘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高蝉噪夕阳”出自明代王一鸣的《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chán zào xī y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