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
回干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孝顺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父母的孝顺。诗人通过描绘“正南午”的景象,表达了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作为孝顺儿女都应该无怨无悔地侍奉父母,不应推辞或抱怨。诗人进一步提到了回干湿润的过程,比喻孝顺的行为长大成人,需要时间和努力。最后,诗人表示现在去论述孝道的艰辛,也是一种辛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孝顺的主题。首句“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直接表达了孝顺不应推辞的态度和行动。正南午是指太阳正午的方位,表示太阳当头炙烤,极为炎热。然而,对于孝顺儿女来说,无论天气如何,都应该坚守侍奉父母的责任。
接着,诗人用“回干就湿长成人”来比喻孝顺的过程。回干就湿是指麦秸等干物质在潮湿的环境中恢复湿润。这种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与孝顺一样,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这个比喻,诗人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和不易。
最后一句“如今去合论辛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讨论孝道困难的思考。虽然孝道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但对于真正实践的人来说,孝道的实践并不容易,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这句话也提醒人们应该理解和珍惜孝顺的行为,不应轻视其中的辛苦和付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孝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描绘象征炎热的正午和回干就湿的过程,诗人生动地表达了孝顺的艰辛和需要时间的成长过程。这首诗词提醒人们应该尊重和践行孝道,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成为一个孝顺的儿女。
“侍奉尊亲莫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fèng zūn qīn mò c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