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师挟帝令,号呼肆徂征。
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
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
帝眷一夕回,旱议旦暮行。
翻然沛膏泽,夜半来无声。
青秧发广亩,白水涵孤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水降临的景象。风神接受皇帝的命令,呼唤雨神前来,云神畏惧被驱逐,故意不敢争抢。雨神职责荒废,只是勉强在早晚产生雨水。在皇帝的眷顾下,雨水在一夜之间回归,旱灾的讨论从早到晚进行。雨水突然丰沛而无声,青苗在广阔的田地上生长,白水涵盖着孤立的城池。
赏析:
这首诗通过雨水的比喻,隐喻了政治和社会的现实。风神、云神和雨神象征着政治权力的角色。风神挟持皇帝的命令,号召雨神来降雨,暗示着权力的命令和呼唤。云神畏惧被推崇和驱逐,代表着人们对权力的畏惧和谨慎。而雨神则被描述为荒废职责,只勉强在早晚降雨,暗指政府官员的怠慢和不负责任。
然而,诗中表达了皇帝的眷顾和关注,雨水在短时间内恢复,旱灾的讨论也从早到晚进行,这暗示了政府对于民众需求的回应和关注。最后,雨水丰沛而无声,青苗在广阔的田地上茁壮生长,白水涵盖着孤立的城池,展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恩泽和生机。
整首诗以雨水的降临为线索,通过描绘不同神明的形象和展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抒发了对于政治现实的思考和对于自然力量的颂扬。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传递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观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人才华。
“号呼肆徂征”出自宋代苏轼的《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o hū sì cú zhē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