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丽人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作者看到一幅李仲谋家的周昉画作的背面,触发了他的思考和创作灵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宫无人春日长,
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
燕舞莺啼空断肠。
画工欲画无穷意,
前立东风初破睡。
若教回首却嫣然,
阳城下蔡俱风靡。
杜陵饥客眼长寒,
蹇驴破帽随金鞍。
隔花临水时一见,
只许腰肢背后看。
心醉归来茅屋底,
方信人间有西子。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
何曾背面伤春啼。
诗意:
《续丽人行》一诗以描绘春日深宫的情景为开端,叙述了深宫中花香袭人,却没有美人的身影。接着,诗人描述了美人起床后的场景,她轻轻梳洗,却只有燕子的舞蹈和黄莺的啼鸣作伴。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一幅画作,画工在东风吹拂下刚刚开始勾勒出无尽的意境。若美人回首一笑,阳城和下蔡的人们都会为之疯狂。
接下来,诗人转换了景象,描述了杜陵的饥民,他们的目光黯淡而寒冷,他们坐在破旧的驴车上,带着破帽,跟随着金鞍。在隔着花丛和水池时,他们只能远远地看到美人的腰肢和背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陶醉于自己归来的茅屋之中,并相信人间确实存在着像西子一样的美人。诗人以此来反问读者,难道你没有见过孟光那样举案和眉毛齐平的人吗?他们怎么可能伤害到春天,伤害到美人的神情?
赏析:
《续丽人行》一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美人、春天和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深宫和美人的描绘,展示了宫廷中的虚幻和无奈,美丽的事物也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而画工的勾勒则象征了艺术家的无尽创作欲望和追求,东风的吹拂代表着新的开始。诗人通过对饥民的描写,对社会底层的苦难和不公表示了关注和思考。最后,诗人回到自己的茅屋,通过对西子的美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对真实存在的信仰。
整首诗以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展开,通过对美人、艺术和社会底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和思考。诗中融入了苏轼常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花香、燕舞、黄莺的啼鸣等,以及对美人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他对人间美好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深宫、美人、艺术和社会底层的描绘,以及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苏轼对美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思考。同时,通过反问的手法,诗人提醒读者要细致观察和思考,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而要关注内在的美和价值。
“前立东风初破睡”出自宋代苏轼的《续丽人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n lì dōng fēng chū pò shu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