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缠头曲》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鹍弦铁拨世无有,
乐府旧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无人,
坐此困穷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
指法已似呼韩妇。
轻帆渡海风掣回,
满面尘沙和泪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
红袖漫插曹纲手。
尔来一见哀骀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惭贫病百不足,
强对黄花饮白酒。
转关护索动有神,
雷辊空堂战窗牖。
四弦一抹拥袂立,
再拜十分为我寿。
世人只解锦缠头,
与汝作诗传不朽。
中文译文:
鹍弦铁拨世间罕有,乐府之旧工惟独尚叟。一生口酸眼无人,坐此受困穷困至今白发。
翠鬟女子年方十七,指法已如传说中的呼韩妇。轻帆渡海风却将其拉回,满面尘沙和泪渍。
青衣未能遇到湓浦的客人,红袖却擅自插入曹纲的手中。自从见到哀骀佗,就伏地躬身效法其井臼。
我感到羞愧,贫困和疾病无法百分之百满足,只能强忍着对黄花饮白酒。转动琴键有神奇的力量,雷声在空室战栗窗牖。
四根琴弦一拨开,我拥袖而立,再次深深地鞠躬,愿为你延长寿命十分之一。世人只知道锦缠头的美丽,将与你的诗词传颂不朽。
诗意和赏析:
《古缠头曲》是苏轼的一首自嘲之作,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艺术的坚持。诗中通过对古琴琴弦和鹅毛拨片的描写,映射了自己在世俗中的孤寂和被忽视的境况。作者描述了自己琴艺超群,但却无人欣赏,生活陷入困顿且年迈,白发苍苍。同时,通过描写翠鬟女子和红袖曹纲等形象,对比了自己的贫困和他人的富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自卑感。
诗中的“鹍弦铁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琴的音色和拨片的材质,凸显了苏轼对音乐的热爱和才华。而“乐府旧工惟尚叟”则表达了作者对古琴乐府的尊重和推崇,暗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在这一领域中却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就。
诗中的翠鬟女子和红袖曹纲等形象,可以理解为他人的成功和幸福,与自己的贫困和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感叹自己一生艰辛,却无人赏识,只能自嘲地寻求一些微小的安慰和快乐。
在最后几句中,苏轼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己诗词传世的希望。他将自己与世人只知道外表的锦缠头形成对比,强调了诗词的内在价值和传世的意义。
整首诗词以自嘲和无奈的语调,表达了苏轼对自身命运和艺术追求的痛苦和坚持。通过对琴艺和人生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既是苏轼内心世界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坐此困穷今白首”出自宋代苏轼的《古缠头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cǐ kùn qióng jīn bái shǒ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