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阙浮空照短亭,
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
再使鱼龙舞洞庭。
蜀人文赋楚人辞,
尧在崇山舜九疑。
圣主若非真得道,
南来万里亦何为。
岭海东南月窟西,
功成天已锡玄圭。
此方定是神仙宅,
禹亦东来隐会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建封寺早晨登上尽善亭,眺望远处的韶石景象所感悟的一系列思考。他以古代帝王的巡幸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时代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苏轼通过诗词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人事沧桑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和历史长河的交融。首先,苏轼以"双阙浮空"的形象描绘了远方的景色,古代宫殿的影子浮现在天空之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接着,他提到猿鸟在青荧(指绿树和花草)间啸叫,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韵律。
然后,苏轼将视线转移到历史上的君王巡幸,通过描述君王西巡狩和鱼龙在洞庭湖中舞动,展示了古代帝王的威严和气势。他以此来暗示现实中的统治者,希望他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欣赏自然和历史的美妙。
接下来,苏轼提到了蜀人的文赋和楚人的辞章,以及尧和舜传说中的崇山和九疑。通过描绘这些传统文化和历史传说,他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文化的敬仰。然而,他也暗示着现实中的统治者,即使在权利和荣耀面前,他们也应该追求真正的道德和智慧。
最后,苏轼以岭海、月窟和玄圭等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对神仙之境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这个景象是神仙的居所,甚至禹都会来此隐居。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对理想境地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命运、历史沧桑和理想境地的思考。他借用古代帝王的形象,既批判了现实中的统治者对于个人利益和权力的追逐,又表达了对真正的道德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壮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功成天已锡玄圭”出自宋代苏轼的《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ōng chéng tiān yǐ xī xuán gu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